焊工实训基地位于抚顺市顺城区高山路114号。乘19路、808路、804路、1路、14路、603、606路等公交车到将军站下车北走500米,所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咨询电话:0413-57737855 报名电话:0413-52421006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
|
自1999年夺得抚顺市“唐王杯”焊工大赛冠军以来,2002年至2008年间,中油八建公司连续五次夺得抚顺市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油石化杯”职工技术运动会通用工种焊工比赛冠军。 在全国、省、市大赛中,中油八建公司先后有22人次进入前五名,13人次进入前十名,其中,两人晋升为电焊高级技师、7人晋升为电焊技师、11人晋升为高级工。有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得辽宁省技术能手、12人获抚顺市技术能手、15人获得抚顺市技术标兵、5人获得抚顺市青年岗位能手、1 人被授予辽宁省五一奖章、2人被授予抚顺市五一奖章、1人获辽宁省有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1人被命名为辽宁省知识型职工、1人被评选为抚顺劳动模范、1人获抚顺市科技创新奖、1人被命名为抚顺市工人专家(电焊工)。因此,该公司也得到了培养高技能焊接人才“摇篮”的美誉。 一、发挥工会职能,积极开展练兵比武活动 公司工会创造空间、为员工提高技能搭建平台,全力实施素质工程。建立了公司、分厂、工段、班组四级技术培训网络,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并层层签定责任状,确保大赛质量和员工整体素质提高。2001年公司举办第一届大赛之初,许多工人还持怀疑态度,担心政策不到位、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公司开展的活动兴趣不足。在公司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的基础上,我们真正把取得名次的选手与利益、报酬挂钩。有的最高奖励超万元,月工资增长1000元。这时有许多人着急了,由当初的不主动参加到自己去书店购买书籍或主动找工会要材料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抓紧苦练。一时间,技术上你追我赶、勤学苦练的现象蔚然成风。迄今为止,公司举办五届技术比赛,先后投入培训及技能比赛资金达100多万元,参赛人数达600多人次。 二、名师带高徒、培育焊接技能人才 名师带高徒活动是培养青年技术骨干的有效举措,也是工会从根本上维护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公司工会结合公司青工特点,在焊工中,开展了“名师带高徒”活动。并且挑选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且责任心强的高技能人才与青工结成师徒对子,一对一的帮、手把手的教,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签定责任状,落实奖励政策,建立档案考核制度。经过6年的运行,已有10对师徒获得了“优秀师徒”称号。一批优秀青工在名师指导下勤学苦练,脱颖而出,快速成才。其中:全国技术能手、抚顺市工人专家刘宇志的徒弟苗春雨,在抚顺市“中油石化杯”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职工技术运动会电焊工比赛中,连续三届夺取了氩弧焊第一名的好成绩,破格晋升为高级电焊技师。 三、制定奖励政策,激励广大员工 几年来,公司工会积极建议公司行政实行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一是我们将历届技术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选手命名为公司技术标兵或技术能手,按有关规对10名师徒结对典型进行表彰。二是对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我们给予评选星级员工的奖励政策。其中,首席员工每月津贴1000元,一星级员工至五星级员工每月津贴100 - 800元。2002年公司电焊工刘宇志夺得抚顺市第二届“中油石化杯”通用工种比赛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理论成绩第一名,同年,获得辽宁省焊工技术比赛第五名的好成绩,并以此成绩入围全国比赛,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公司命名为“首席电焊技师”,并给予重奖。三是用责、权、利来规范引导优秀技能人才。让他们在政治思想上成熟、技能水平上提高、经济收入上增长、岗位职责上介入。在培训教材的编写,理论讲座,考试出题,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活动中,都建立档案,跟踪考核,为他们营造学习知识、增长技能的环境,在全公司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四是不断强化员工学习意识,提高技术素质,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公司投资近60万元购置焊接设备和信息网络建设。在员工中开设了焊工培训班;定期举行员工技能交流会,针对在外作业人员学习环境差的现状,采用周六、周日培训的方式,连续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班。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公司聘任电焊状元、焊接工程师担任实训基地讲师,到目前,为公司和社会培养了近100名焊接技术工人。在抓好培训的同时,公司在员工中开展了“学习王海班,争做知识型员工”竞赛活动,公司工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技能大赛,参赛员工达600人次,在公司上下掀起了学技能、练绝活、强素质的学习、竞争、创新、争优热潮,使员工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和以素质立身、凭技术服人、靠能力发展的理念。 为了更好的发挥焊接技能人才的作用,中油八建公司焊接技术协会与市总工会焊接技术协会共同创办了,我市第一所企业与行业协会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新思路、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技能人才的优势和协会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其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职工为宗旨,着力于根据企业用人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为我市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有文化、有技术的高级焊接人才。
|
|